close

 

  追討黨產在2004年也是大選的主軸之一,同樣是老掉牙的問題。從民主化的過程來看,它當然是必須清理的歷史業障,是轉型正義的重要一環。我們歡迎2016年新的政治氣象,能對這個問題有更成熟而智慧的處理。不過,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,這個問題的人權深度,不應當只在漢人思維的圈圈裡打轉,試問: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土是哪裡弄來的?中國國民黨的黨產又是怎麼取得的?

 

答案是:它們都縁自日本殖民帝國和日產的接收。

  進一步追問:日本殖民帝國的國土和日產怎麼來的?一個大家始終裝著沒看到的面容浮現了,是一張樸實、寛厚但又模糊的原住民的臉龎!當大家忙著相互追討、道歉來道歉去的時候,就沒有一個人願意真誠、謙卑地去面對台灣原住民。2004年我因而有感而發,寫了〈追討「國」産〉一文(93118/後附),期盼將歷史「真相」的追問,帶得更遠一些,當然沒有得到太多的回應。

 

  2005年原住民族基本法通過,對原住民自治和相關權益的保障皆有超越國際水準的規定。十年過去了,枝節的進步是有的,但核心的變革卻原地踏步、毫無進展。關鍵就在我們國土規劃的想像中,從來就沒有認真想過為原住民追討「國產」這件事。我們的轉型正義,只為特定的人;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追問,也是半調子的。

 

  中央山脈和花東地區,應該讓原住民扮演更積極的角色。其實目前30個山地鄉和25個平地原住民鄕鎮市,從日據時代以來就是按此一民族區域的特性劃設的,1945年之後國家故意漠視這個特性的存在。

 

  未來中華民國的改造,不僅是憲政體制而已,行政區域合理的重劃,尤其在六都亂嘟在一起以及地方財政嚴重失衡之後,更是迫在眉睫。原住民的自治問題不能孤立處理,它必須放置在整個台灣國土規劃、行政重劃的願景下,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決。

 

  2016年的歷史轉捩,原住民的定位和角色是什麼?400年之後遲啊又遲來的正義,考驗著台灣未來民主的素質和人民的品質,它比經濟發展更根本。經濟是to have,可以生存,但不能做為立國的精神;而民主、人權是to be,可以讓我們活著有嚮往!

 

原文出處:

風傳媒 / 評論 / 政治 / 國內 , 發佈於 2016312

網址:http://www.storm.mg/article/85729

 

 

附:〈追討「國」產〉

  這次立委選舉泛綠的文宣主軸之一,就是「追討黨產」。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半個多世紀以來,承襲日本殖民政府國土支配的既成事實,再加上黨國不分的長期戒嚴體制,要清白擺脫所謂「黨產不當取得」的糾纏和歷史責任,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果然,只要泛綠陣容丟出黨產議題,國民黨便辛苦地被迫回應;各式各樣的宣示和說明,不但未能贏得大家的諒解,反而更加深對那「一黨獨大」時代黨國濫權的惡劣印象。

 

  黨產的追討有它的正當性,台灣也正可以藉此機會清算一些遺留在歷史中的罪孽,深化我們的民主體質。泛綠陣營,在這一點上,的確占據了一個有利的位置,可以好整以暇地自由撥弄國民黨最敏感的神經。文宣效果上,泛綠已經相當有效地掌握了「愛台灣」的內涵與節奏。

 

  問題也正是在這裡!選舉期間對抗的政黨拋出黨產議題,並將它和愛不愛台灣連成一氣,這固然可以對已站在有利位置的陣營產生加成的效果,但同時也模糊掉這個議題的焦點及其應有的嚴肅性。在我們看來,「追討黨產」是人民希望透過民主的程序,糾正並揭穿政治人物假借國家或民主的名號,遂行其個人或黨派之私的歷史罪惡與虛偽面具。在我們看來,這是人民捍衛自己主權的一種表現,它不應當淪為政黨的工具或選舉的策略。換句話說,「追討黨產」的終極目標不是為鬥垮國民黨,而是讓我們重新學著看清人性的軟弱以及人民與國家的真實關係。

 

  對台灣原住民各族而言,至少到日據時代以前,都是以部落的型態生活著。日本政府來了,它以現代化的統治技術,將原住民分類、納編,迫使我們依帝國的要求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。短短五十年,台灣原住民從部落的認同步步走向國家的認同,其主體世界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為達到殖民帝國的有效統治,日本政府國有化了原住民的傳統領域,管制了所有的山川河嶽,原住民被迫遷村、流離,國家的意志徹底取代了原住民族的意志。根據大正年間宜蘭四季(sikikun)、南山(piyanan)兩個泰雅部落的戶籍資料,我們驚訝地發現其中註記的犯罪紀錄,絕大多數都與「初犯刺黥」和「攜帶刀械」有關,其餘則又皆與其「自然採集」之生活習慣息息相連:「初犯魚藤違反,勞役四日。」「初犯路旁生木亂伐,勞役五日。」「初犯山野燒失,勞役四日。」其實這樣的罪罰事例,從日據時代到今天,一直都是原住民普遍的經驗。這些罪行,無一與殺人、偷竊、搶劫、淫亂或詐欺有關,卻都是泰雅族人延續千年的文化風習與生活方式。國家用「法律」剝奪了原住民的「土地」、「文化」與「生活」。

 

  陳水扁總統在二○○○年競選總統期間,與原住民朋友簽定了〈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〉文件,二○○二年十月十九日並對上述文件簽署〈再肯認協定〉。二○○四年大選,陳總統更以「準國與國」關係定位其未來之原住民政策。不論這當中包含了多少選舉語言和政治修辭,陳水扁總統仍是一百年來,唯一願意將原住民問題推回歷史原點,重新釐清原住民族與國家關係的最高領導人。比起泛藍政治領袖,始終在福利照顧層次打轉,陳總統的原住民政策顯得更具想像力,並能觸及原住民靈魂的核心。

 

  也正因為這樣,我們認為泛綠「追討黨產」的行動,應當提升其層次,注意到原住民百年來面對國家暴力的慘痛經驗——大家一起來追討「國」產。如果政黨不當取得的財產,違反正義;那麼國家不當取得的土地,也同樣違反了正義。敢於追討「國」產,人民才算當家做主。

 

*作者為監察院副院長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春風煦日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