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社會福利經濟

作者:許玉秀

 

一、荷蘭人的失智村

  不同的電視媒體,最近先後報導了荷蘭失智村的故事。除了介紹失智症患者的家居,呈現整個村莊的風貌,還特別介紹一個不必付錢的商店,居民可以在照顧者的陪伴之下,到商店選購日常用品。

  將一個安養院放大成一個村莊,不只是一個房間變成一棟房子,一棟建築變成幾棟或幾十棟建築,而是居住的建築有家的完整內涵,然後街道形成、商店進來、銀行進來、劇院進來、其他的公共設施進來,不只有樹木、花園,溪流進來、森林進來。總之,那不是一個等待老去的空間,而是開啟一段新生活的空間,用來開啟一段習慣與失智症相處的日子。

  荷蘭失智村的構想,在於建立一個能讓失智症患者有尊嚴地生活的環境,也就是營造一個不害怕走失、充滿體諒、能適時提供協助的街坊,具備符合友善、安全的條件,但基本上還是一個隔離的社會。

 

二、不隔離的照護

  2009年秋天拆了家裡所有的隔間,花了六個月的時間,想要打造一個適合照顧媽媽的空間,所謂適合照顧,就是能夠減輕照顧負擔、讓被照顧者受到舒適而安全的照顧。當然也帶著裝潢一個小豪宅的虛榮。最後的確花費不眥,不過卻是一個品質和花費不相當、只是還能發揮基本功能的成品,唯一能感到安慰的是,這個空間是樸素的。既然想要完成的,是一個可以成為公共設施的樣本,樸素是一個適當的結局。

  改造居家設計的起心動念,是想從一個居住空間的實驗開始,希望推廣成一個對失智症患者友善、甚至最好適合三代同堂的社區。因為延緩失智症患者退化的真正良方,就是親人的陪伴。一個可以容納友善互動的街廓,有三代可以同堂的居住空間,方便幼兒托育、方便托老照護的社區。人類聚集而居,組成社群,不就是希望從搖籃到墳墓,都能獲得照應?

  過去這幾年,日間照護中心、瑞智學堂、瑞齡學堂等等失智症照護的設施,在各縣市逐漸增加。失智人口的增加,定然會增加這些機構、設施的需求。如果至少能夠整合長青大學、社會大學、小學、幼稚園、日間照護中心、瑞智學堂、瑞齡學堂,成為一個從托兒到托老、從小學堂到瑞智學堂的照護學習鍊,則搖籃和墳墓兩端,至少已經穩固,並且可以相互趨近。

 

三、都是經濟問題

  終身學習大約在20多年前,成為教育時尚。看起來這個時尚發展到今天,似乎是大大小小的研討會,都肩負著一個任務:讓參加的人能取得學習學分。許多研討會經常在舉辦之前報名爆滿,開會當天空位甚多,不知道和這個終身學習的時尚是否有關?無論如何,如果嚴肅地看待終身學習的理念,方便學習的環境裡,應該有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社會大學,而後瑞智學堂,往前延伸是托兒,往後延伸是日間照護。這是建構形式意義的終身學習網。實質意義的終身學習,就是學習內容的建構。學習都是為了生活,知識都可以用來改進生活內容,學習的素材,應該和實際的生活需求緊密連結。如果認同從搖籃到墳墓,應該有一個能表現人性尊嚴、發揮人性尊嚴的生活形式和內容,老年照護、失智症的照護,也不過是其中的一環,會自動地受惠於這樣的終身學習網,而不必特別加以放大、強調。

  其實這樣的生活網,就是一個經濟建設的模式。2007年剛開始接觸瑞智學堂時,發現失智症學習網裡的師資非常缺乏,卻同時到處有流浪教師。到處有流浪教師,是一個經濟問題。如果廣設瑞智學堂,讓許多的流浪教師再訓練成職能治療師,不就是創造經濟內需、創造就業嗎?因為在公共場所,開始有經常使用殘障廁所的需求,從而看到無障礙設施的經濟價值。如果公共設施都是無障礙設施,自然能擴大無障礙設施的市場需求,那麼應該自己開發無障礙設施的技術,為什麼台灣只能進口昂貴的無障礙設施,而不能成為輸出無障礙設施的市場?

  職能治療師不只是少數人需要,可以每個人都需要藝術治療,可以每個人都需要運動治療,可以每個人都需要音樂治療;無障礙設施也不只是少數人需要,可以成為每個人都能使用的設施。經濟發展不就是這樣促成的?人類生活的進化,不就是這樣促成的? 不斷提升所謂的最低要求,不正是人類文明進化的原因和結果?

 

四、從社會福利創造經濟契機

  大約上個世紀末以來,完善的社會福利,造成社會財政負擔,似乎成為許多國家管理者的抱怨。這聽來像是認為老闆要求太完美,而老闆給的工具不夠好,並不是自己使用或管理工具的能力不足。

  社會福利其實沒有夠好的問題,人類不斷追求進步,社會福利總是可以更好。如果從搖籃到墳墓都可以獲得完善的照顧,是不變的目標,應該看到的,不是財政負擔,是如何創造財富。從失智症的醫療和照護,可以看到,哪裡花錢,那裏就可生財。為了滿足失智症療護的需求,必須開發許多軟體和硬體設施,這些都可以創造生產線、創造就業。這種道理其實很簡單,而且也老早在社會的每個發展階段獲得實踐。今天養生、保養產業所創造的經濟產值,是五十年前可以想像得到的嗎?現代馬桶的發明,也不是茅坑時代能想像的,馬桶曾經多麼昂貴奢侈?現在不是每個家庭的基本配備嗎?免痔馬桶的發明,也不是歐洲使用下身盆的時代可以想像的,卻很快就要變成旅館房間的基本配備,然後就會是每個家庭的基本配備,那麼也就不昂貴了,也就不是財政負擔了。

  從財政負擔看到經濟契機,是管理國家的人,必須具備的本領。荷蘭人的失智村很遙遠嗎?把它納入社區生活,不管是硬體的建設或軟體的規劃,打從一開始認為那是必要,就一定能做到。打從一開始認為那是必要,就能創造經濟產值,而不會是負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春風煦日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